心33【佛化人生】心靈時刻: 亞隆與22位來訪者的一期一會
NT$ 398.00
心靈時刻: 亞隆與22位來訪者的一期一會
Hour of the Heart: Connecting in the Here and Now
作者:歐文.亞隆/ 班傑明.亞隆
譯者:鄧伯宸
出版社: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5/01
ISBN13:9789863574354
頁數:304
語言:中文/繁體
尺寸:14.8x21x1.5cm
★存在心理治療大師在人生遲暮之際展開的「一次性、一小時」會談實驗,篇篇精彩,感人至深。
★書中記錄了亞隆內心最真誠的想法和勇於挑戰治療手法的疆界,是繼《生命的禮物》,另一本對後輩的親身演示與經驗傳承的心法書籍,助人工作者必讀。
★本書體現了亞隆說故事的能力、人格魅力和專業良心,喜歡亞隆的書迷不可錯過
22個卸下心防的靜謐時光
與另一個靈魂,在人生一瞬的交會中
一起走上一小段路
《心靈時刻》是一部發人深省的紀實作品,也是一部最有溫度的療癒筆記,記錄了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在全新型態的會談實務中,所面臨的挑戰與突破。
亞隆醫師邁入九十歲了,他的記憶大幅衰退,連治療歷程都不記得,開始懷疑自己能否繼續熱愛的心理治療工作。此時世界正面臨百年大疫衝擊,許多日常活動被迫轉移至線上。自我隔離使人們陷入了空前的孤獨,大家對於存在的探問與焦慮從來沒有如此迫切過。在重新思考與患者交流的形式後,亞隆於臉書公開宣告停止長期治療,開始專注於「一次性、一小時」的實驗性會談模式,向世界開放邀請。申請信如雪片般從全球各個角落飛來。
在本書裡,亞隆從三百個單次會談的紀錄中,回顧了22個動人的案例,探討各種人生困境,同時反思自己在職涯晚期的成長。他嘗試以「當下」引導會談,以「自我揭露」催化深度溝通,達到的治療性改變超乎預期,也鼓舞了他一次次地突破界限,向患者透露過去從未提及的個人經歷,包括在華盛頓特區的童年創傷,對哲學與心理治療的思考演變,以及近期經歷的喪妻之痛。
人生寶貴,而我們能相處的時間短暫。《心靈時刻》由亞隆與其子班合作撰寫,帶領讀者思考如何在當下與他人建立更真誠、更具同理心的聯繫。在疫情帶來孤獨與哀傷的時代,這一小時的交流,不僅支撐了患者與治療師,更深化了亞隆對心理治療本質的體悟。
「在這本書裡,我們讀到的或許不是答案,而是一份你很熟悉的陪伴,那是一份在生命最終章節,依然堅持不離場的溫柔與勇氣。」——鐘穎
各界讚譽
此書仍舊真實、感人!這是一本好書,值得推薦啊!
我深深覺得,人要的不多,希望被看到而已!Real is better than perfect! 的確!關係是治療的根本!被看到、被聽到,就有療效!即使進行一次性療程,亞隆仍是如此善用病人與他當下互動、此時此地的真實連結,以促成病人的改變。我多年的諮商經驗,也是深刻領悟到,人的真實連結,真是成長、促成改變的關鍵與最大力量!
——吳麗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
自我揭露是移情與反移情泥沼的弔詭處方。
——張達人
天主教仁慈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監事、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監事
且讓單次對話的相遇
仍是刻骨銘心的療癒
——許維素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退休教授
亞隆醫師在精神醫學的「創新」一直是獨步天下,由當初的group therapy 到今天的「一小時一次治療」的創意,真是有意思。不過這次的「創舉」似乎有點太過頭,相信精神醫學界一定會有異議。不過這位老先生一生做盡了許多驚世駭俗的「創舉」,他一定可以承當反對的聲浪——也許他會很「享受」與眾不同的「怪」!
——賴其萬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從亞隆晚近的作品中我們看到,這位早年即以存在心理治療與團體治療教科書著作聞名的心理治療師,其實一直擺脫不了孤獨感,也一直尋求與人深度的連結。然而,他的成就正來自於他能夠從個人的困頓出發,發展出心理治療的洞見,並找到實踐的形式,從目擊他人生命成長中得到安慰。這是所有偉大心理治療學家的標記,是所有從事心理治療者要銘記在心的。
——李維倫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
Hour of the Heart: Connecting in the Here and Now
作者:歐文.亞隆/ 班傑明.亞隆
譯者:鄧伯宸
出版社: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5/01
ISBN13:9789863574354
頁數:304
語言:中文/繁體
尺寸:14.8x21x1.5cm
★存在心理治療大師在人生遲暮之際展開的「一次性、一小時」會談實驗,篇篇精彩,感人至深。
★書中記錄了亞隆內心最真誠的想法和勇於挑戰治療手法的疆界,是繼《生命的禮物》,另一本對後輩的親身演示與經驗傳承的心法書籍,助人工作者必讀。
★本書體現了亞隆說故事的能力、人格魅力和專業良心,喜歡亞隆的書迷不可錯過
22個卸下心防的靜謐時光
與另一個靈魂,在人生一瞬的交會中
一起走上一小段路
《心靈時刻》是一部發人深省的紀實作品,也是一部最有溫度的療癒筆記,記錄了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在全新型態的會談實務中,所面臨的挑戰與突破。
亞隆醫師邁入九十歲了,他的記憶大幅衰退,連治療歷程都不記得,開始懷疑自己能否繼續熱愛的心理治療工作。此時世界正面臨百年大疫衝擊,許多日常活動被迫轉移至線上。自我隔離使人們陷入了空前的孤獨,大家對於存在的探問與焦慮從來沒有如此迫切過。在重新思考與患者交流的形式後,亞隆於臉書公開宣告停止長期治療,開始專注於「一次性、一小時」的實驗性會談模式,向世界開放邀請。申請信如雪片般從全球各個角落飛來。
在本書裡,亞隆從三百個單次會談的紀錄中,回顧了22個動人的案例,探討各種人生困境,同時反思自己在職涯晚期的成長。他嘗試以「當下」引導會談,以「自我揭露」催化深度溝通,達到的治療性改變超乎預期,也鼓舞了他一次次地突破界限,向患者透露過去從未提及的個人經歷,包括在華盛頓特區的童年創傷,對哲學與心理治療的思考演變,以及近期經歷的喪妻之痛。
人生寶貴,而我們能相處的時間短暫。《心靈時刻》由亞隆與其子班合作撰寫,帶領讀者思考如何在當下與他人建立更真誠、更具同理心的聯繫。在疫情帶來孤獨與哀傷的時代,這一小時的交流,不僅支撐了患者與治療師,更深化了亞隆對心理治療本質的體悟。
「在這本書裡,我們讀到的或許不是答案,而是一份你很熟悉的陪伴,那是一份在生命最終章節,依然堅持不離場的溫柔與勇氣。」——鐘穎
各界讚譽
此書仍舊真實、感人!這是一本好書,值得推薦啊!
我深深覺得,人要的不多,希望被看到而已!Real is better than perfect! 的確!關係是治療的根本!被看到、被聽到,就有療效!即使進行一次性療程,亞隆仍是如此善用病人與他當下互動、此時此地的真實連結,以促成病人的改變。我多年的諮商經驗,也是深刻領悟到,人的真實連結,真是成長、促成改變的關鍵與最大力量!
——吳麗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
自我揭露是移情與反移情泥沼的弔詭處方。
——張達人
天主教仁慈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監事、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監事
且讓單次對話的相遇
仍是刻骨銘心的療癒
——許維素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退休教授
亞隆醫師在精神醫學的「創新」一直是獨步天下,由當初的group therapy 到今天的「一小時一次治療」的創意,真是有意思。不過這次的「創舉」似乎有點太過頭,相信精神醫學界一定會有異議。不過這位老先生一生做盡了許多驚世駭俗的「創舉」,他一定可以承當反對的聲浪——也許他會很「享受」與眾不同的「怪」!
——賴其萬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從亞隆晚近的作品中我們看到,這位早年即以存在心理治療與團體治療教科書著作聞名的心理治療師,其實一直擺脫不了孤獨感,也一直尋求與人深度的連結。然而,他的成就正來自於他能夠從個人的困頓出發,發展出心理治療的洞見,並找到實踐的形式,從目擊他人生命成長中得到安慰。這是所有偉大心理治療學家的標記,是所有從事心理治療者要銘記在心的。
——李維倫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
×